公路養護的重要性及完善措施
1、技術上
公路養護工作必須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強化管理、改革創新;依靠科技、提高質量;反應快捷、保障暢通”的方針,通過科學發展創新提高養護技術,建設專業化的養護隊伍。實現養護工程的決策,由經驗型向專家系統型的轉變,建立和完善公路養護管理數據庫,充分發揮路面管理信息系統(PMS)、橋梁管理信息系統(BMS)及養護維修工程專家決策系統的主導作用;采用國際通行的服務類行業星級評價標準,對公路的使用能力與服務水平進行綜合評價。
2、機械化
養護作業方式更趨向于機械化,養護機械化是確保公路快速和安全運行的必要條件,是充分發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保障。公路運營通車后,管理部門應按照需求情況,優先投入資金購置一些路面養護機械以便及時維護損壞的路面。只有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合理科學安排施工工序、流水作業,才能實現高效、安全、暢通的基本要求。
3、市場化
公路養護體制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投資與收益的平衡,提高養護服務水平,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必須走公路養護市場化的道路,促進養護市場的需求和平衡。具體措施包括招投標,相關管理部門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制定招投標的管理規則,對于養護工程實行市場化的管理,引入競爭機制,使公路養護的市場化規范健康的發展。公路養護維修要面向建筑市場,通過招標選擇施工隊伍,建立養護工程的競爭機制,養護工程實現從計劃任務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轉變,以適應公路養護工程特點。
4、區域協作
進一步加強公路因養護而采取的封閉維修會對服務質量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降低這個影響,采取的技術方法是加強路況檢測、進行有效的預防性養護,相鄰省份可以按照區域的特點,經過協商,各自有所側重,按照區域性的需求來安排,有償使用、優勢互補,可以使養護專業化的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